
荷兰为什么要明抢中国企业的财产,说白了,还不是美国惹的祸。据荷兰阿姆斯特丹14日公开的法律文件显示,早在今年的6月份美国官员就已经向荷兰方面表明立场——若安世半导体想从美国新的“实体清单”中获得豁免,其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必须被替换”。
2025年9月29日,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新则,不仅对被列入美“实体清单”的企业实行制裁,而且还要对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措施。
很明显,首先针对的就是安世半导体,9月30日,荷兰政府闻风而动,立即响应美国商务部的号召,当天就下令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资产以及知识产权,其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9月30日当天,安世半导体荷兰籍高管向荷兰法庭提交申请,要求对安世半导体采取调查和临时性紧急措施,理由是中国公司闻泰科技“涉嫌”转移安世半导体的技术,但没有提交任何证据。
10月1日,荷兰法庭在没有收到任何证据的前提下,认可安世半导体荷兰籍高管的说法,根本没有开庭审理,当天宣布解除中国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一切职务,同时将闻泰科技子公司裕成控股持有的所有安世股权,全部“托管”给一家“第三方公司”(荷兰公司),裕成控股仅保留1股,并由荷兰法庭指派一名人士前往安世半导体任职,拥有决定性投票权,并有权代表安世半导体决策日常所有运营。
就这样,荷兰政府的一纸命令,一个中国企业在一天的功夫就变成了荷兰的公司,这不是抢劫是什么!
被抢的这家公司,是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企业,也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IDM公司,是原飞利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有60多年半导体研发和制造经验,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晶圆制造工厂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封装测试工厂位于中国东莞、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城市。
该事业部于2016年单独剥离,2017年安世半导体独立运营。拥有一万多名员工、上万种产品,因为运营情况不佳而挂牌出售。
中国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始于2018年,分阶段进行,最终在2020年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的股权收购。 交易总额超340亿元。
收购后,安世半导体背靠中国市场,从2019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第11名升至2024年的全球第3、中国第1。2024年10月,安世半导体偿清所有并购贷款,进入“零负债”运行。
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从此噩梦开始。但由于美国制裁的是闻泰,而不是闻泰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所以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继续正常运营,没有受到影响。
直到2025年9月30日,美国出台制裁新规,扩大了制裁范围,如果母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其持股超50%的子公司也将受同等制裁。荷兰见缝插针,立即对闻泰科技下手了。一天时间就搞完了所有抢劫流程,说明荷兰是早有预谋的要这样做,只不过是顺着美国的制裁理由完成了这个事情。
中国绝不会看着自己的企业被荷兰抢走,立即出台了对荷兰的制裁措施。禁止这家公司从中国出口芯片。这样一来,让欧美客户坐不住了。
因为安世半导体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不在荷兰,它的产品向全世界出口,荷兰虽然抢了闻泰科技的控制权,但它的工厂都在中国,其产品不能出口,全都留在中国。中国对荷兰的反制效果也很明显,东莞封装厂断供,拿不到芯片的欧美客户急得制跺脚。
包括特斯拉和苹果公司,因为没有芯片而影响到生产。中方精准的出口管制将中断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向欧洲和美国的芯片供应。
荷兰没想到,中方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且迅速猛烈,荷兰高兴了没三天。就遭到了中方致命的反击。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在广东拥有8万平方米的封装工厂,该工厂占其最终产品出货量的70%,安世半导体被东莞工厂直接锁住了咽喉,苹果和特斯拉等客户急得跳脚。毫无疑问,这样一家年出货量超过1100亿件的企业,其供应链的任何波动,都会对上下游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荷兰强占安世,看似赢了300亿,实则输了道义和信任。而中国的反制,不仅稳住了自身,更让世界反思:当规则被政治绑架,伤害的是全球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而且还会反噬到自己,荷兰最后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
配资知识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