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这家“公司”,最近的财报是越来越难看了。
想当年,提起美国,大家脑子里浮现的是硅谷车库里的创业神话,是华尔街穿着几万块西装的精英,是好莱坞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那感觉,就像一个班里永远考第一的学霸,连抠鼻屎的姿势都显得那么深邃。
但现在你再看,这学霸好像通宵打游戏打多了,眼圈发黑,走路都晃悠。国债高得能给长城贴瓷砖,制造业空心得能跑火车,普通人为了个鸡蛋是涨了五毛还是一块吵得不可开交。
这事儿吧,得从最后一位“会过日子”的CEO,克林顿说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克林顿掌舵那会儿,是美国公司的高光时刻。经济增长跟打了鸡血一样,公司账上还有盈余,债务占GDP比重从47.8%一路干到31.4%,堪称减肥冠军。失业率低到什么程度?大概就是你今天跟老板说“世界那么大”,明天就有十个HR追着你问“梦想这么小,装得下我们公司吗”。
那时候,互联网泡沫吹得五彩斑斓,微软、英特尔就是科技界的规矩,制造业的1700万个岗位,是美国人饭碗里实实在在的红烧肉。克林顿搞了个北美自贸协定,贸易额噌噌往上涨。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那么梦幻,那么不真实。
果然,童话都是骗人的。克林顿一走,后面的几任CEO,心思好像就没放在“经营公司”上,更像是在玩一场谁先把公司败光谁就赢的比赛。
第一个上场的是小布什,一个典型的富二代接班人。他上来没多久,就碰上了911。正常CEO的思路是安抚员工,修复损失,查漏补缺。但小布什的脑回路比较清奇,他选择直接带着公司保安,抄着家伙去砸了两个邻居家的场子——阿富汗和伊拉克。
这场“团建”,成本高得离谱。不算利息和后续治疗费用,明面上的花费就超过2万亿美元,总成本奔着8万亿去。
花钱。打仗。再花钱。
钱从哪儿来?
当然是借啊,不然呢,难道要从军火商和石油大亨的口袋里掏吗?
于是,国债从5.6万亿直接翻倍到11.9万亿。为了让股东们开心,小布什还搞了两轮大减税,把钱直接塞回富人兜里。对华尔街呢,他的态度是“你们随便玩,玩开心点,出了事我兜着”。
然后,华尔街就把自己玩炸了。2008年,次贷危机这颗天雷被引爆,雷曼兄弟直接原地飞升,股市从一万四跌得只剩一半。这感觉就像你重仓的股票,昨天还在会所嫩模,今天就变成了下海干活。制造业岗位丢了570万个,铁锈带的工人们看着空荡荡的工厂,第一次开始怀疑“美国梦”是不是个付费项目。
小布什这八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家里没矿,就别学人家玩开疆拓土”。他留下一个烂摊子,拍拍屁股走了。
接着上任的奥巴马,像个临危受命的职业经理人。他面对的是一个ICU里的病人,心电图都快拉直线了。
怎么办?先上猛药。787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就是一针强效类固醇,直接推进血管里。银行、汽车公司这些“大到不能倒”的巨婴,被从死亡线上捞了回来。经济数据也确实好看了点,GDP开始恢复正增长。
但问题是,类固醇不能当饭吃。这种强行输血,并没有解决公司内部的结构性问题。病根还在,只是被暂时压下去了。医疗改革听起来很美,想让所有员工都有医保,但成本高到飞起,最后还是公司(政府)背债。
他任上,国债从11.9万亿飙到19.9万亿。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也就勉强维持在1200万的水平,再也回不到过去了。美国制造业跟全球化谈了一场恋爱,本以为是双宿双飞,结果发现对方只是图他的家产,最后自己被净身出户,连孩子(工作岗位)都归了对方。
奥巴马的八年,更像是一场大型裱糊工程。他把墙上的裂缝都糊上了,还刷了层漂亮的白漆,但墙体本身,已经快被白蚁蛀空了。他更像个救火队长,而不是建筑师。
然后,画风突变,特朗普来了。
这位CEO的风格,就像是从抖音上学了三招半就来指点江山的“商业教父”。他的口号是“美国优先”,翻译过来就是“除了我,你们都是垃圾”。
他的核心操作就两招:对内减税,对外打架。
2017年的减税法案,是给华尔街和富人股东们的一份超级大礼包。企业税从35%一刀砍到21%。钱都去哪了?大部分都变成了股票回购,把股价推上了天。道琼斯指数一路狂飙,感觉就像坐上了窜天猴。
但这繁荣,本质上就是一场靠减税和放水催生出的瞎积薄发,风一停,摔得最惨的就是那些没穿降落伞的。实体经济呢?制造业就业岗位数量纹丝不动,工业用电量甚至还不如20年前。说好的制造业回流,结果回流了个寂寞。
对外,特朗普挥舞着关税大棒,四处开战。这操作就像一个拳击手,不练基本功,就想靠王八拳打遍天下。结果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消费者为更高的物价买单,企业的供应链被搞得一团乱麻。
疫情一来,更是把这位“懂王”的底裤都给扒了。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刺激支票发得漫天飞舞,国债毫无悬念地冲向27.7万亿。现在的美国总统,玩的都是快种快收的套路。四年一任,没时间搞什么十年树木,都是今年撒种,明年就要看到选票,哪管他后面洪水滔天。
最后,老将拜登上马。他想扮演一个“拨乱反正”的角色,把公司带回正轨。
他的方法论更简单粗暴:印钱,发钱,花钱。
1.9万亿的救助计划,5500亿的基建法案,钱像不要钱一样撒出去。高速公路是该修,桥梁是该建,但问题是,当市场上所有人都拿着一麻袋钱去抢一车砖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当然是砖头涨价啊!
通胀,这个曾经被遗忘的恶魔,直接从地狱里爬了出来,CPI一度飙到9.1%。这意味着你去年存银行的一百块,今年拿出来可能只够买半个西瓜。普通人的生活成本直线上升,幸福感被账单反复摩擦。
军费预算更是突破9000亿,比后面好几个国家加起来都多。但钱花出去了,战斗力在哪呢?航母趴窝维修的时间比出海的时间都长。
国债呢?已经朝着36万亿狂奔而去,占GDP比重超过130%,这意味着美国这家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全靠“霸权”这个无形资产撑着。
所以你看,从克林顿之后,这几任CEO,小布什热衷于军事并购,奥巴马专注于危机公关,特朗普痴迷于市场营销和股东分红,拜登则是个大方的薪酬福利总监。
他们谁都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去搞研发、抓生产、优化内部管理。
为什么?
因为美国这个体系的底层逻辑,已经从创造增量价值,变成了在存量蛋糕里搞利益分配。总统的首要任务,不再是让国家变得更强,而是要在四年任期内,安抚好支持自己的利益集团,同时发点小糖果给普通人,让他们在下次选举时继续投自己一票。
这就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债务就是那个越传越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想它在自己手里炸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玩命把鼓敲得更响,花样更多,让所有人眼花缭乱,忘记那个随时会爆炸的玩意儿。
特朗普现在又回来了,拿着更大号的关税大棒,准备继续他的“极限施压”真人秀。可以预见,这场闹剧还会接着演下去。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只能看着超市里越来越贵的牛奶和面包,听着新闻里越来越魔幻的数字,然后默默地想一个问题:
那个曾经承诺给所有人一个机会和梦想的美国,到底去哪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配资知识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